发布时间:2025-09-15
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联合公告,GB 19083-2023《医用防护口罩》标准将于2025年12月1日正式生效,替代现行的GB 19083-2010版本。
本次标准修订非简单更替,而是在多项关键指标上进行了实质性提升,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要求、检测项目及安全性能,事关相关生产与销售企业的产品合规性与市场准入资格。
概括来说,GB 19083-2023 对2010版本的技术修订主要围绕一个核心目标:提升口罩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综合防护性能和安全性。
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、新增三项关键性能指标
新标准增设了对呼吸阻力、死腔及总泄漏率的明确规定,推动口罩在高效过滤基础上,进一步兼顾佩戴舒适性与实际密合效果。
・呼吸阻力:分级设定吸气和呼气阻力上限(如1级口罩要求≤210 Pa),强化呼吸舒适性与安全性。
・死腔:限制二氧化碳滞留,提升呼吸安全性。
・总泄漏率:侧重实际佩戴状态下的防护性能,不再仅依赖实验室理论数据。检测依据YY/T0866,仲裁方法为脉冲采样模式下钠焰光度计法。
2、过滤效率分级与测试方法升级
过滤效率明确划分为1级(≥95%)和2级(≥99%)两级,对应不同的呼吸阻力和泄漏率限制,分级更科学,要求更精准。
测试方法由初始过滤效率测试改为加载50mg后的过滤效率测试,并优化发尘浓度,使其更贴近真实使用场景,但对滤材生产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3、新增“生物相容性”要求
引入包括皮肤刺激性、细胞毒性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在内的生物学评价,全面保障口罩材料的生物安全性。
4、细化微生物控制要求
明确定义灭菌型口罩应无菌,非灭菌口罩微生物总量限值为≤100 CFU/g,严格控制潜在感染风险。
5、完善化学与物理安全性指标
若使用环氧乙烷灭菌,其残留量须≤10 μg/g;
如宣称具阻燃性能,则续燃时间不得超过5秒。
6、规范产品标识与说明
要求明确标注口罩防护级别(1级或2级),取消原标准中“滤料级别或相应说明”的模糊表述。
同时强调口罩适合性和气密性检查的重要性,明确注明“因个体脸型差异,本产品无法保证适合所有使用者”,并要求使用前进行适合性测试。